一、以虚假恐怖信息妨害民航运输的现状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同时该类犯罪具有易被仿效、实施成本低廉、涉及面较广、危害后果严重等特点。不仅会危害民航运输、阻碍疫情防控,还会加剧民众内心的恐慌,极易引发社会混乱。
二、民航领域虚假恐怖信息犯罪的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
民航领域虚假恐怖信息犯罪发生的行为动机,多为以下几点:发泄私愤;满足个人的私欲;寻求刺激,贪图玩乐;敲诈勒索,获取钱财。
在犯罪形成和变化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是决定性的、根本性的。当然,经济因素虽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它并非犯罪发生的唯一因素。
社会管理中存在的某些漏洞往往会诱发犯罪人实施犯罪的欲念、强化其实施犯罪的意志,从而促使捏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犯罪的形成和发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肆虐为犯罪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在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犯罪的影响力与侵害性较之一般时期也有显著提高。
分析犯罪人的生理因素是剖析其犯罪原因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个体生理因素角度来看,身体的疲惫容易引发焦虑、烦躁的情绪。
犯罪的日常生活理论其基本观点认为,犯罪行为的发生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因素密切相关。
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犯罪人是由理性的人,犯罪时犯罪人对犯罪所得和损失经过理智思考或决策之后进行的行为。
阿格纽同意人们对默顿的失范理论的批评,认为它没有考虑社会中存在着多种紧张类型,也存在着获得成功的多种途径。
2. 亚文化理论
与差别交往理论相似,亚文化理论同样认同思想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联系我们
电话:4000662655
微信公众号:析术律所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富力运河十号B02-1815
官网:www.xishulawfirm.com
客户洞察
Customer Insight
联系电话:010-82794140
邮箱:ciig@ciiglobal.cn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嘉华大厦B座
公众号
微信客服
客户洞察电话/传真:010-82794140 京ICP备2022033262号-1
版权所有:@ 2022 客户洞察